台风是一种特别的天气系统,它的威名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知道的。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台风的形成和活动。
台风概念: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台风形成原因:
条件一,充足的热量。洋面温度气温高,当温度超过26摄氏度以上,大量的空气膨胀上升,是洋面气压降低,形成低压中心。
条件二,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四周空气流入时发生旋转。
条件三,有充足的水汽。水气随气流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成水滴,这一过程会释放出热量,气温会更高,推动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气压会更低,空气旋转更加猛烈,就形成了台风。
所以,以温度低的温带海面,热量不足不易形成台风;赤道附近,虽水温高,但却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所以也不宜发育成台风;台台风登陆之后会逐渐减弱,最终演化成一般的气旋,除了陆地阻力大之外,另外就是缺乏水汽的支持。
台风的结构:
台风结构剖面示意图台风眼:风力小,风平浪静;
漩涡风雨区:狂风,暴雨;
外围大风区:大风
台风结构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动力:
台风生成之后,大多会有海洋向陆地移动海洋向陆地移动。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与台风移动的动力有关。
台风移动路径台风移动的动力,主要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气压差;太平洋上夏季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就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主要动力。
台风的分布
全世界每年平均有80到个台风发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
西北太平洋,即亚洲东南沿海,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其他地区台风称为飓风:太平洋上澳大利亚东海岸;
大西洋上墨西哥湾;印度洋的孟加拉湾
台风带来的影响
不利影响:
第一,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台风直接带来的灾害是由狂风,暴雨,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突发性强,破坏力极大。台风到来引发的次生灾害也有很多,如在平原地区,暴雨会引发洪涝。在山地地区,因坡度大,暴雨会诱发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
滑坡洪涝风暴潮第二,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各种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各种灾害会导致农田被冲毁,农业减产;基础设施,房屋,道路等遭到破坏;工业停产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
农田被毁有利影响:
台风能带来雨水,可缓解高温酷暑;缓解旱情。
我国的台风
中国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据近50年的统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每年平均有27到28个台风生成,其中每年约有7到8个登陆我国。
在我国分布的时间:6到9月,我国发生台风的机会最多,1到4月,则很少,5月逐渐增多,10到12月又减少。
总之,台风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它给我们带来了灾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台风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福音,台风降水是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北猪省夏季雨量的主要来源,正是有了台风,才是我国一部分地区的旱情得以解除,确保农业丰收,也正是因为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才是许多大型水库蓄满了雨水,水力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转。台风还可以降温消暑。
台风带来的降水台风卫星云图如果我们未来的科技可以化解台风带来的灾难,利用台风送来的能量,那么台风将不再成为一种灾难,而成为一种造福人类的新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