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曾以世界一流的航空工业而著称。在二战时期,英国的喷火、飓风、台风(注意这是二战时期霍克公司制造的,而非现代的EF)、暴风、蚊式、英俊战士、流星、威灵顿、兰开斯特和哈利法克斯等飞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战后,猎人、堪培拉、3V和海鹞等飞机也同样在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英国如今在四代机(美标称之为旧式)领域已然成为对美国的依赖。
年的马岛海战以英国惨胜告终,海鹞战斗机共执行了超过一千次的巡逻任务,但在空战中只成功击落了3架阿根廷飞机。海鹞作为亚音速飞机,对抗突入皇家海军防御圈的阿根廷A-4和超军旗攻击机的拦截成功率几乎为零。
这仅仅是对抗亚音速攻击机的结果,如果是面对苏-17、米格-27、幻影系列等超音速飞机,恐怕连追尾都做不到。苏-17、幻影系列等超音速飞机早已销往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越南都装备了苏-17。以海鹞组成的防御圈,不用说对抗苏联,就算是对付像越南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也足以让皇家海军感到头痛。
因此,随着马岛战争的结束,皇家海军对于下一代战机的需求变得更加紧迫。与此同时,皇家海军对EFA方案(即后来的“台风”战机)的不断拖延感到非常厌烦。因此,他们决定放弃与空军的合作,独自着手四代机(旧美标,对应F-22)的研发,从而成为了这一项目的领头羊。
在英国航空工业中,BAE公司是最后的独苗,肩负着重任。然而,或许是因为忙于台风战斗机项目,或许是早已预见到皇家海军项目的困境,BAE似乎对该项目不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pwzh.com/qsmbs/1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