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武汉红十字会不断遭到公众质疑,舆论对其骂声一片,称其统筹物资不力,医院防疫物资短缺,将一线医护人员置于危险境地。
事实上,自年郭美美事件发生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已多次遭遇公众的质疑。而武汉红十会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大肺炎疫情中,不仅在物资管理和调配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被暴露出来,其工作流程与工作机制也被大众所诟病。
2月4日,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称,由于湖北省红十字会有关领导和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接收和分配捐赠款物工作中存在不担当不作为、违反“三重一大”规定、信息公开错误等失职失责问题,有3名领导已被问责处分。
海外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同样屡见不鲜
实际上,在发展较为成熟的不少其他国家的公益慈善组织也曾屡次遭遇信任危机。
美国红会在年的卡特里娜飓风赈灾中被指应对不力,有捐款者指控其将数百万美元的捐赠物资被不当转移,导致捐赠者纷纷撤资。
据《纽约时报》报道,年9月,亚特兰大当地的红十字会被勒令离开郊区的一个救援中心,原因是其“对资金的运用做出了虚假承诺”。
美国国会在年12月13日成立了一个监督小组委员会,调查美国红会应对“卡特里娜”飓风的表现,并敦促美国红十字会全面改革对“卡特里娜”飓风等大灾难的应对机制。
在当年12月13日举行的一场国会听证会上,该委员会成员说,作为美国最主要的慈善机构,美国红十字会接收了高达26亿美元的飓风捐款,却没有做好救灾工作,在建造避难所、分发救助物资及帮助残疾人撤离灾区等方面频频出现问题。同一天,时任美国红十字会主席的玛莎·埃文斯宣布辞去主席职务。
正是因为遭遇多次信任危机,导致美国红十字会在年不得不向美国国会求助,申请拨款1亿美元用于当时几场飓风之后的赈灾活动。
此外,加拿大红十字会也曾发生过几次严重丑闻。在年前后,加拿大红十字会在管理输血服务时,因疏忽导致血液污染,造成大量接受输血的人被传染丙肝、血友病,其中人甚至感染艾滋病。
但由于当时加拿大红会及部分当事人刻意隐瞒,该事件到年才被逐步揭开,但直到年后仍有密情被不断爆出。
志愿者救援机制:“到达现场比新闻报道都快”
虽然不少国家的慈善机构都曾遭遇过信任危机,但作为最具知名度的慈善机构代表,红十字仍然是被广泛被认同的慈善服务机构,其志愿者的身影也往往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现场。其速度之快,甚至能超过追逐新闻的媒体记者。
要实现这样的工作效率,依赖于完善的志愿者救援机制。当灾难发生时,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要马上电话联系灾区附近与红十字会签约的医生、护士和大学生等社会人士,以志愿者身份组成临时救援队立即开往灾区。
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非政府机构,美国红十字会救援队每年会参与国内外大大小小数万次援助行动。根据美国救援中心的统计,很多时候红十字会都是第一个到达灾区的救援队。美国红十字会称,该机构90%的工作是由志愿者完成。
美国红十字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pwzh.com/qsmbs/15855.html